對于工具類產品,用戶體驗很重要,故產品>運營。對于社交類、社區類、O2O平臺類、資訊類產品,氛圍和玩法很重要,故運營≥產品。運營發揮角色能量的空間很大。 今天就來說說兩個運營給力從而給產品加分的典型。
知乎是一家高品質專業知識問答社區,其運營策略更是常為行業人作為案例普及。 1內容推薦機制 新用戶話題推薦引導新注冊用戶關注“話題”、“回答者”等;基于關注話題、對象的timeline; 個性化內容推薦首頁基于算法的興趣點內容推薦;每周個性化精選郵件(EDM); 內容整合分發內容整合沉淀,如知乎日報、知乎圓桌、知乎周刊(電子書)、出版物等,并借助微信、微博、app等渠道進行高質量精彩內容的分發。 作用:優化用戶體驗、延長用戶停留時間、擴大內容輻射度 2用戶激勵機制 新人露出給新人的答案更多曝光機會(發現、微博等) 關系互動通過瀏覽者感謝、分享、關注、評論等行為來激勵專業用戶持續UGC 榮譽體系個人主頁身份登記、獲得的贊同數、感謝數等,能在無形中形成一種聲望和職業機會 作用:促進用戶活躍、添加社交元素、增加用戶黏著 3市場推廣手段 冷啟動-邀請制最一開始11年知乎上線后堅持采用邀請制,種子用戶皆為專業領域KOL,奠定知乎高品質問答社區的氛圍和基調,13年正式向公眾開放注冊后,方引得用戶數和品牌影響力的爆發式增長。 作用:塑造社區文化、吸引目標用戶 SNS營銷基于社交關系鏈發布朋友圈小游戲,例早前借《財務包子鋪H5》推銷新書,寓教于樂,互動性強,文案設計也富含趣味。既使優質UGC內容得到沉淀,也是對平臺內容創作者的極大激勵。
作用:增加曝光度、轉化銷售額
作為一家依靠運營起家、同時依靠數據和技術驅動發展的公司,一個純平臺型產品,滴滴團隊中的運營角色舉足輕重。 1平臺管理滴滴有眾多的角色群體,如滴滴出租車司機、專車司機、乘客,以及公交車司機,一套合理的平臺管理制度其重要性自不待言。Co菲君掌握的資料不多,著兩點簡單談談。 關鍵人物維系平臺型產品在啟動伊始時都面臨著同等問題,搞定一方關鍵人物方可快速進攻市場。滴滴一開始推廣的著力點也是在司機這一群體上,憑借著使命感極強的地推團隊,以及后續線上、線下等諸多運營激勵手段終于有了先期用戶。 本地化管理滴滴業務覆蓋的各個地方區域均設有市場、運營團隊,負責管理和維護區域內的業務運行。滴滴的新媒體布局可以說極盡細致,僅從微信公眾號來看,每個所在城市都有相應的新媒體運營平臺,內容、活動質量也比較高。 2市場激勵機制早期(14年1月融資之后)為了培育用戶習慣,滴滴的各種補貼&紅包名噪一時。表面是粗暴地砸錢營銷,執行過程卻一點也不簡單,歸結為“形式多樣的補貼+跨界營銷”。 玩法多樣補貼有補貼的玩法,不僅限于“消費立減XX元”。多元的玩法可以持續地給用戶的參與熱度加溫,讓品牌持續得到曝光和傳播。除了以下幾種獎勵形式,滴滴會不定期推出有趣好玩的H5游戲,為用戶領取紅包設置門檻,從而延伸參與感和互動性。滴滴的補貼&紅包多元的獎勵形式角色 獎勵形式乘客首單立減、返現、減免隨機、兌換碼、折扣、邀請紅包、0元起步費等 司機首單立獎、高峰補貼等金額隨機分配:營造抽獎的樂趣感總金額較大:提升參與熱情和動力使用期限較短:推動用戶及時消費 社交分享14年中摒棄了直接補貼的滴滴,基于與微信平臺的深度合作,滴滴紅包開始大密度地散布于微信群、朋友圈。 分享的人出于炫耀、起哄心理將鏈接傳播到微信,由于是熟人分享,看到的人抵觸心理弱,樂意接受和使用,赤裸裸的廣告演變成一場全民搶紅包的狂歡。 而且,無論是分享的人還是領紅包的人無疑都是精準用戶,從用戶到用戶,滴滴巧妙地收獲了完美的閉環。
熱點借勢滴滴的運營團隊熱度敏感度極高,凡追熱點必跟隨補貼紅包,二者相互結合產生疊加效應。當然,偶爾也造勢。
3品牌廣告營銷放緩補貼步伐的滴滴開啟了新一輪的品牌廣告營銷戰役。而滴滴的高明之處在于,憑借著高強度的品牌曝光和紅包策略,其自身也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傳播媒介,成為眾多品牌合作邀約的營銷入口。 明星站臺明星之所以受廣告主青睞,無外乎其自身所帶的話題影響力關聯和固定粉絲群轉化。比如,正在為《一步之遙》宣傳的姜文、參加《跑男》的 Angelababy、為《武則天》宣傳的范爺。
跨界合作入駐微信平臺、支付寶端口等屬于戰略層面的深度合作,同時,滴滴還與聯想、華為、順豐等企業達成“定制巴士”合作,與華碩、戴爾、京東等眾多一線品牌展開聯合營銷戰。 15年元旦,滴滴同江蘇衛視新年演唱會的合作更是創下了“觀眾在同一時間段在電視機前使用‘搖一搖’”的世界紀錄,1175萬次。 除此之外,電影、框架戶外廣告等都浮現著滴滴的身影,賺盡了眼球和口碑。 一個給力的運營多么重要,現在,你感受到了嗎?哈哈。